在成都東二環與新華公園林立的高樓大廈間,一個有著“二環內最大城中村”之稱的院落坐落在這里已經30多年之久。雖然緊鄰繁華的二環路,但是這里的光陰,卻仿佛停滯在了30多年前。
探訪:家門口曾是菜市 凌晨3點就被吵醒
7月25日上午10時許,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成都“二環路內最大城中村”——雙林北橫路127號、129號院,這里建筑老舊、通道狹窄……如果不是不遠處聳入云霄的高樓,四川新聞網記者險些以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。
這里通道最窄處只有1米寬,“車子開進來,就要堵路!边@里的居民說,這里沒有消防通道,進出的人員復雜,安全隱患很嚴重。
“以前這里是大菜市,每天上萬人出出進進!痹谶@里居住了30多年
的張阿姨回憶說,那段時間可謂苦不堪言:送菜的車每天凌晨3點過就開始進出,就在他們門口擺攤,吵得人根本休息不好。張阿姨說,賣菜的攤子擺到了家門口,“出門都要跨欄!
“不通天然氣,沒廁所,下水道也經常堵,生活在這里很惱火,家庭條件稍好點的早就搬走了!痹谶@里居住了30多年的張大爺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,小區起火了,消防車進不來,有人生病了,救護車也進不來。特別是學生娃娃和老人最不想住這兒,晚上太吵,上廁所只能到附近的公廁。
私拉亂搭現象突出、配套設施不完善……因此說起搬家,家住129號院5棟的趙女士紅光滿面,拍手稱快!斑@里環境太臟亂差了,早就想搬了!边@次搬遷工作,她跟熱心的群眾一起,主動給工作人員想辦法,一起到不愿意搬遷的人家里勸說別人。
意見難統一 改造計劃多次擱淺
據了解,雙林北橫路127、129號院修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是原來東城區統建辦修建的一樓一底聯排農民拆遷集中居住區共18幢212戶。上世紀90年代,為方便這里居民生活,在旁邊搭建了萬年小區大棚菜市。隨著片區人口的快速增長,菜販經營場地逐步從大棚市場擴張到127、129號院內,也給部分小區住戶帶來“商機”,致使小區居住環境進一步惡化、安全隱患突出、治安問題頻發。
早在幾年前,就有不少住戶通過區長熱線、網上發帖等方式,呼吁政府對這個區域實施改造,但由于住戶意見難統一,政府制定的改造計劃多次擱淺。其中2012年5月,成華區惠民指揮部牽頭組織了一次模擬搬遷改造摸底調查,由于當時的簽約率只有67%,因此,改造的事情一直拖到現在。
總投資7.2億 212戶將擺脫“棚戶區”生活
“要徹底改變這里的居住生活環境,只能通過棚戶區改造的方式進行‘大手術’,不能讓這個老大難問題一直拖下去!背扇A區舊改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,現在住戶的改造愿望很強烈,為順應民意,該項目于2015年7月完成民意調查,100%同意;2015年8月完成風險評估;2015年10月完成立項;今年已將127、129號院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,2016年4月完成非法菜市取締和占道大棚菜市關閉。
據悉,雙林北橫路127、129號院棚戶區改造項目,位于成都市成華區雙橋子街道辦事處轄區內,成都彭州搬家公司北至雙林北橫路129號用地邊界,東至萬年場橫街,南至雙林北橫路127號用地邊界,西至水利設計院家屬區用地邊界規劃紅線范圍內。項目涉及改造戶數212戶。項目總占地約35.58畝;建筑總面積41235平方米,其中住房面積約13815平方米,改擴建面積23028平方米,搭建面積4392平方米;總投資約7.2億元。
“今天通過住戶抽簽選出評估機構后,評估機構開始到項目現場進行評估!必撠熢擁椖扛脑斓默F場工作人員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,公司將根據評估報告,制定安置補償方案并上墻公示,隨后展開模擬簽約工作。7月19日,該改造項目已經全部完成簽約工作。
|